“百园争鸣”奏响广东农业产业兴旺“交响曲”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8日

       整合资源、聚集要素,合力推进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全国首创出台《关于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了支持产业园发展的21条措施。

  创新管理模式,将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企业),下放审批权限,首创“清单管理”制度。

  资金投入力度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至2020年省财政共安排农业产业园专项资金投入75亿元。

  全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创建数量居全国前列……

  2018年3月,广东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出要推动形成“百园强县、千亿兴农”的农业产业兴旺新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张“百园争鸣”的大幕在南粤大地拉开。

  两年多来,广东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省农业农村厅把产业园建设作为全厅的中心工作全力推进,省发改委、财政、自然资源、交通、科技、金融、电力等部门积极联动、整合资源、聚集要素、合力推进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挖潜力、补短板,确保实现“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初见成效、三年较成体系”的目标要求。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现了主要农业县全覆盖。产业园通过补齐加工、流通短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每个产业园都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已经成为我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乡村产业兴旺的龙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产业带动

  三产融合发展的“主阵地”

  产业园积极把推进工业升级的“园区模式”移植到农业发展中,聚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等现代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有力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形成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据统计,目前广东创建了1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6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有粮食产业园20个、生猪产业园9个;岭南水果、水产、蔬菜、茶叶、南药、家禽等15种岭南特色省级产业园129个。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以生猪产业园引领推动全省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719个,全部建成达产后存栏生猪1295.4万头、母猪124.6万头。通过突出粮食、生猪、蔬菜、水产、家禽等重要农产品产业园建设,保障了广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守住了“米袋子”、丰富了“菜篮子”,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如韶关市生猪优势产区产业园建设完成后,实现新增高质量生猪产能190万头以上,全市生猪年出栏量超过334万头;生猪现代化屠宰加工产能超过100万头/年,引入世界500强普洛斯发展冷链流通。

  高州市荔枝产业园交易市场、电商一条街、加工专业村、冷库仓储等建设全面加强,园区冷链仓储库容达到2.1万立方米,水果加工能力达到2.2万吨/年,物流能力达到8万吨/年,均增长50%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来,梅州建立了标准化的仓储、物流基地,引进自动化分选、无损检测等设备,保证了“梅县金柚”的品质,提升了品牌价值。

  廉江红橙产业园,引进先进的清洗、分级、打蜡、包装生产线设备,同时结合保鲜、物流冷链等技术,使橙子身价倍增……

  通过“补链”“强链”,全省每个产业园都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截至2020年8月底,2018—2019年100个省级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1369.55亿元,二三产业产值超过一半。

  科技推动

  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主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这是产业园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广东把科技推动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明确要按照“依托大企业、依靠大科技、推进大融合、做好大服务、做强大品牌、打造大产业”的思路,着眼长远谋划布局,做大做强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其中,依靠大科技就是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进行品种创新,技术创新,装备的创新,实现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全国蜜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果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愈发明显,如何寻找产业新的增长点来突破产业瓶颈,成为目前果农亟须思考的问题。

  为应对市场变化,让蜜柚卖出好价钱,大埔县正通过蜜柚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丰富柚果产品,提升柚果档次,延长产业链条,大埔蜜柚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为蜜柚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供了强力支撑。

  入驻产业园的大埔柚通柚美公司,是一家柚果精深加工企业。从柚皮糖、柚子茶到柚子精油、香皂,不断“解锁”柚子身上的“密码”,目前该企业已研发柚子产品种类有60余种。“当前,大埔柚通柚美公司通过不断创新与研发,把1吨鲜果4000元的价值,衍生为13万元,达到约30倍的附加价值。”该企业负责人傅曼琼说。

  不仅仅是大埔蜜柚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走进全省各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里,随处都有现代化的科技元素身影:

  广州市从化区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组建技术团队,集中力量开展科技协同攻关、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花卉产业园培育出2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

  云浮市云城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与省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联手,加快南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与推广,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取得突破,产业园内企业广东银田公司基地获得“省级岭南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授牌,广东小阳公司“优质牛大力GAP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广州市南沙区引入中国农业大学及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力量,推进中国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南沙)产业研究院筹建工作,合力打造智慧渔业,南沙区现代渔业产业园的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已实现精准化养殖、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成为智慧渔业领军企业……

  通过科技提升,也让全省农业品牌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产业园区内企业共持有农业品牌(含企业品牌)1962个,比入园之前新增536个,“老广的味道”走向全国和世界。

  内外联动

  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把产业发展落到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这是我省建设产业园的“落脚点”。

  广东把“实施主体与农民建立了利益紧密的联结机制,产业园内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15%以上。”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绩效目标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连南稻鱼茶产业园,稻穗飘香、稻鱼正肥,依托稻田养鱼这一独特的农耕方式,连南打造出“稻田鱼+旅游”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合作方式,目前,参与园区建设并形成稳定合作关系的农户达到9237户,农户收入大幅度提高,稻田鱼被誉为“致富鱼”。

  云城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则积极构建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发掘农民增收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沟道,让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通过与农户建立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提供“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收购”的生产社会化服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订单式南药种植,确保农户南药药材的收购,为农户出售农产品提供便利和保障;通过土地流转、支付农民租金,增加农民收入。

  截至今年6月,云城南药产业园通过多种模式带动农户5221户17514人,其中,园区内农户3516户12326人,辐射带动园区外农户1705户5188人(收购药材原料),人均增收4100元。

  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是有名的“柚子村”,2018年,占地300亩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落户大黄村,产业园建设展开后,在村党支部书记廖建明的带领下,村里200多户村民决定放弃单打独斗,采取股份合作抱团取暖,联合28家合作社成立合作联社,入驻现代农业产业园。

  如今,在大黄村,一地多“金”成为现实,村民可获得种果销售、股金分红、务工薪金等多份收入。目前大黄村示范带动200多户种植户加入合作社,辐射全村98%的村民种植3000多亩柚果,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8万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梅州市创建了以梅州柚为主导产业的1个国家级、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柚果经营主体478家,其中柚类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6家、省级26家,总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17家,辐射带动众多柚果经营主体从业,有效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实现联农带农富农,助推全市脱贫攻坚。

  从全省来看,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富农成效显著,省农业农村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省级农业产业园范围覆盖3—5个镇,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吸引人才入园创业,带动农民入园就业。据统计,100个产业园吸引返乡创业人员2.55万人,吸纳农民就业32.95万人,辐射带动农户61.9万户,产业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99.55元,比产业园建设前增长了20.02%。累计联结带动7.18万户贫困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8518.91元。

  城乡互动

  破解不平衡发展的“助推器”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利用产业园平台才能更好地承接技术、人才、金融、信息等下乡,实现城乡资源互补共享,市场等要素对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解决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问题。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带动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全省乡村面貌的不断改善。

  2019年大埔县成功创建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县充分整合资源,以“一核一轴两翼多园区”空间布局,把西岩万亩茶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三产融合示范区及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示范带。

  为了补齐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交通短板,大埔县枫朗镇建设了一条串起岗头、南坪、岽顶湖等多个特色园区的旅游线路。全长22公里,连通大埔县、潮州市饶平县新丰镇等3镇20余村,同时完善民宿、停车场、游人步道等基础服务设施。

  环境的变化给小山村带来了生机,旅游产业随之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茶园风光,买茶品茶。”大埔县枫朗镇上山下村党支部书记魏新光说,现在村里每天都有游客过来,越来越热闹。

  英德市连樟村,积极建设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建设从生态种植、标准化加工、品牌销售、体验休闲和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连樟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130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村民都说“村庄越建越美、日子越过越好”。

  茂名高州元坝村,依靠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元坝村户均年纯收入15.5万元,荔枝产业链创造产值2.5亿元,乡村振兴的“元坝模式”获得了《乡村振兴大擂台》第一名。